通过《论语》的学习,你觉得应该怎样客观、公正地评价孔子?
巜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言论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及再传***辑录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
论语一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却十分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不可不读的经典。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论语不仅影响中国历史2000多年,而且很早就传到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1988年初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充分彰显了儒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此这般,读懂整部部论语,治理天下是不是就事半功倍了?
只要提到国学,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论语》。官场上、民间里,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民,很多人怀着虔诚的心左一遍右一遍拜读论语,读的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各位看官,您觉得论语和今天的哲学思想有联系吗?和现实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互通吗?
中国的《论语》谓之国学经典,所宣扬的思想本质上是为封建王朝统治服务的。缺乏深刻思辨,限制创造,钝化人心。不客气地讲,论语实际上是驭民之术也,宗教学说。
学习论语貌似能有点有学问,可这种学问在实际生活中一无是处,百无一用。论语学的再好,学不出大智慧,学不出大人物,学不出科学家,至于思想家、哲学家更不是《论语》中产生的。
个人认为,看《论语》还不如看《增广贤文》,尽管区别不大,《增广贤文》接点地气,比《论语》实在。
孔子操了一辈子心,谆谆教导,诲人不倦,可那些持《论语》的统治者们没人听他的,却把《论语》强加给脸子民。
不客气地说,悟空问答里的写手,应该没有人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孔圣人。建议题主 ,真想全面了解我们的至圣先师,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有选择地读一些名家的批注。历朝历代都有一些先贤批注《论语》等儒家经典,一般人有生之年也读不完,所以要选择名家之言,以免被误导。
(一)头条特点
头条就是一个大众交流、***的平台,对一部分人来说,也能得到提高,但学习不占头条的主流。如果把头条交给教育部去打理,说不定学习的功能有可能靠前。
(二)缺少名家
在这个没有***的时代,即便那些准***们也不会到悟空问答里释惑答疑,到今天为止,没听说哪位准***入住头条,专门为悟空问答的题主服务,这就注定了问答的含金量不会太高,涉及到哲理的高深问题,很难有系统性的高屋建瓴的解读。
所以,尽管悟空问答里面很热闹,但高质量的解读毕竟是凤毛麟角。负责人的回答很有限,或者说即使有负责任之心,可是无负责任之力。大部分人都是来***的,或者是来创收的,或者是二者兼有的。
(三)写手水平有限
一般人,有于学识、阅历、见解的局限性,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小事,还能应付自如,但要对圣人进行所谓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只要开口,就可能严重偏离客观、公正。就像让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去评价一个大学生一样,他可能会有一个评价,但这个评价离客观、公正有多远,不需多言。
有人不喜欢孔子,甚至在头条中恶语想加,这是这个时代赋予他的自由,我们不好说什么。但圣人终究是圣人,不会因为这部分人的贬低有什么影响,借用杜甫的诗句说很合适,“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或存或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何况我们一般人离“下士”还有很远的距离!
今天说这些,一定有不悦的,咱是无名小卒,被喷了,丢人也丢不到哪里去,反正也没有人认识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