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上大学,能顺利的毕业,你怎么看?
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一直持续发酵,网友热议不断。一个高考只考303分比最低录取分数线还低240多分的文科生冒名顶替理科生上大学,最终还顺利毕业了。真是咄咄怪事,这不就意味着,所有的的高考生如果进入大学的的话都能如期毕业。这件事,我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大学审核信息不严。信息这一块从相片是极容易看出来的,冒名顶替者和本尊差别十分大,明眼人一望便知。冒名顶替者一再得逞,只能说明大学入学时把关的人员***。
其次,大学考核不严。冒名顶替者和本尊的成绩相差甚大,大学时一考试就能知晓。冒名顶替者屡屡得手,只能说明这个大学考核不太严格,或是明知有问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次,冒名顶替者的成功效应。据网络信息,这类情况非常之多。后继者看到之前的冒名顶替者没有受到严惩,反而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于是也铤而走险了。
总之,冒名顶替者破坏高考的公平正义,理应为社会所不容。我们要铲除冒名顶替者生存的土壤,让他们无所依附。
必须诉诸法律,按法律办理。才考200多分的文科生,竞然顶替理科生上大学,竞然毕业了。说明‘了什么?说明该大学要求太不严了,是严重的误人子弟,应该取缔。该校校长应该负责任,白吃人民的大米饭,白拿人民的工资。说明大学,必须严进严出。这所大学,居然是宽进宽出,犹如莱市场,应追究谁把大学办成这样?必须追究!办学,用的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不答应!对于当事人,应严惩,以示戒免。
首先,说明学校把关不严,识别工作不到位,让顶替者得逞;其次,一个只考303分,比最低录取分数线低240多分的学生也能顺利毕业,该校的教学质量存疑,该校毕业证的含金量值得考虑。
以前这样的事情多,现在没有那么多了。
以前大学录取率低 所以很多人愿意冒险,现在录取率高不太需要了。
一,说明这些人家里有钱有权,那心脏不是一般的大,当时觉得没有人可以怎么他们。没有想到现在信息化了 信息传播速度快了,没有那么闭塞了。
二,这些事情会慢慢暴露出来,他们肯定会受到惩罚的,这是个趋势。
三,说明以前把关没有那么严格,现在少了,说明进步礼了,这是好事。
四,我们要引以为戒,不要做伤害人的事情,良心不痛吗?放弃了自己的姓与名。
对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大家觉得该怎么处理才合理?
- 十年含窗苦读,待金榜匙名!盼来盼去终无果!只当自己没发挥好,痛恨自己功夫没下到,几度抑郁成疾!现在你告诉我被冒名顶替上大学,该怎么办呢?第一当事人向我诚挚道歉并给予经济补偿。第二查清当年是谁给的权利走的后门,此人不㧃,有失教育公平,公正,透明。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罪魁祸首是那些想方设法让她上大学的亲戚们,他们失去做人的最低标准,把一个女孩子的十年寒窗的努力付之东流,改变其一生的命运。所以,无论时间有多长远,这些人必须受到严惩,这不是一俩个人可以办好的,包括所在的参加高考的学校,当地教委,省招生办以及招生的学校,都要承担责任。即使这样,也弥补不了一个农家女一生的遗憾。真心希望以此***为例,彻查全国范围内的冒名顶替***。围观不法不义,对特权说不,是社会的进步。
我认为应该严肃处理
该***造成的社会影响还是很大的,我觉得应该严肃处理,树立典型
2、取消编制;
3、社会上法律援助可以帮被顶替者***冒名者,赔偿这十几年精神损失等费用;
4、追究与此***相关的部门及领导和公务人员,开方便之门的,严查严办;
5、追查是否还有类似情况,为其他被顶替者还一个公道;
6、山东理工应该给被顶替者圆大学梦的机会,虽然无此先例,但是可以有此先例;
个人拙见
教育行业,是国家重点工作,也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是否能够强大的根基。如果顶替上大学,这种事情发生,那他就是在蔑视国家法律,动摇国家根基的行为。第一时间报警。不要犹豫。
看到冒名顶替这事真让人气愤,除了追责和赔偿以外,我们还需要完善制度,消除被录取的考生再出现类似情况。
建议以后可否直接在国家的某个网站上或高校自己的网站上直接公布出来,通知书和网站登记分开由不同的人负责,另外,考生的成绩出来时第一时间由判卷方登入系统,减少中间环节。
另外,考生平时在校期间的各次考试成绩一样入网,借助大数据能力,系统可进行自动对比,如果出现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偏差过大,系统内可直接提示,对这些重点人群进行排查和监督。
如果能有国家级的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支持那就更好了,必要的信息及时公布,保证透明,也让篡改者永远无法消除冒名顶替的记录。
冒名顶替上大学,各种弊案层出不穷,问题出在哪里?
我是一名二十年教龄的大学教师。最近冒名顶替上大学***不断在发酵,可能全国细查数目惊人。通过现象看本质,深挖背后的问题,才能保证教育的公平,公正。
第一、高考信息不透明
在过去,交通方式和通信方式应该说非常落后,更别谈互联网。几乎大部分农村家里都没有电话,距离当地中学比较偏远。高考信息主要靠信件传递。造成一个严重后果:高考信息不透明,被人顶替上大学。
第二、部分高校暗箱操作
开学季,出于各种原因,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报道。高校部分工作人员***,暗箱操作,让其他人顶替没有报道学生的指标。
第三、教育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首先,核实没有报道的同学,然后收回招生名额;其次,核查报道人员信息,严防冒名顶替的考生。
第四、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约束
很重要的原因,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严惩暗箱操作,***的既得利益者,严惩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人。
因此,我们要高考信息透明,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还教育一片蓝天!保证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切实保障好每个考生的利益不被侵犯!
这两天,关于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新闻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我以个人观点来说一下,问题出在哪里,大家觉的是否有道理。
第一点原因就是大学招生指标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往往都出在考生比较多,大学比较难考的地方,并且经济不太达的省市。像河北,山东,河南这些省市考生非常多,可是大学在这些省市招生人数并没有按照学生的比例进行分配指标,反而像北京,天津,上海这些城市考生少,大学指标非常多。在原来全国使用一张试卷的时候,山东的考生考400分,最多能上一个大专,而北京的考生400分就能上一个不错的大学本科了。后来有考生把教育部给告了,虽然没有胜诉,但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促使一些省份使用了地方卷。总而言之,大学招生指标分配不合理,使一些家庭条件优越,有便利条件的考生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就想出了误人一生的办法。
第二点原因就是农村家长对教育的不重视。咱们看一下,所有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学生,都来自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农村家庭。在农村家庭中除非自己的孩子特别优秀,家长认为孩子 能考一个不错的大学,这样的家长在高考结束后,会关心孩子的成绩与被哪所大学录取。如果孩子不那么优秀,在农村家长心里就会早早定下,考不上,就让孩子外出打工,对于高考结束后,为什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反而不去寻找原因。冒名顶替的家长与班主任就是看到了这些农村孩子,就算不给通知书,也不会去找,才会大胆的顶替他们上大学。
第三点原因教师、公务员待遇低。我个人认为发生这些事的地方,经济不发达,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水平一般不太高,在相对利益的驱使下,为了钱,他们反而挺而走险。冒名顶替上大学这件事,不是班主任和校长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教育局、招生办、派出所、校长、班主任等等一群 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他们当地的工资我敢说,肯定不太高,如果像上海,北京那样的地方,就算信息不发达,家长再不重视。校长和班主任也不敢冒名顶替上大学,因为他们怕丢了“铁饭碗”。
一是刑法对于这种盗用他人身份的行为、乃至于顶替高考成绩的行为没有足够的震慑
如果放在古代科举制,一旦舞弊或泄密,将会处斩或流放。但是目前我国刑法对此类行为甚至连定性为犯罪好像都值得商榷。我看那个顶替者也就是被***和公职,并没有因此触犯刑律。这是本质上敢于这样做的原因。收益无限可能,但是即使东窗事发,也不过是丢了工作,违规成本太低了。不足以震慑。
二是周边环境
其实,这种事情,特别是这个苟晶这个事情,不可能不知道,基本上是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提出异议。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认为受害的不是自己。这种思维其实很可怕,人们对公然侵害别人利益毫不关心。一方面是对当权者的妥协,另一方面是对公平正义的不信任。
三是考上好大学依然是社会普遍认同
虽然现在在互联网上、社会上依然有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但是主流社会还是对高考持积极态度,对于寒门子弟而言,高考几乎是唯一的捷径。对于这个邱老师,他自然清楚,自己的女儿脑子不好用,必须弄一个本科毕业证,这样才能进体制,拿铁饭碗。对于苟晶而言,高考也证明了考得出好成绩的,综合能力都不差,即使没有大学毕业证,依然能混得风生水起。所以,高考依然是选拔人才最好的一杆秤,但是这杆秤一定要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