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学网

史大学,史大学最后结局

  1. 中国大学的起源?
  2. 不选历史大学可以学历史吗?
  3. 女儿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录取,以后就业前景怎么样?

中国大学的起源?

太学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建成于公元前124年,其性质是中央官学。起初,太学之中设立五经博士,置博士***五十名教授儒家经典。另外设有祭酒、司业各一人,为正副长官,其属官有监丞、五经博士、六堂助教、学正、学录、典簿、典籍等学官。随着时代的发展,博士与***日益增多,到汉元帝时***有一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除规模扩大外,太学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开设了《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公羊传》《焚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因此,当时只要通晓一门儒家经典便可以到太学任教。

太学对于老师要求是要通晓儒家经典,太学生来源渠道则较为多样化。首先是“太常补送”,《汉书》有语:“太常***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太学里面的经师每一年都会在各地选取年满十八,品行端庄且学识过人的青年进入太学。其次是“郡国举荐”,即地方官举荐当地出色的学生入学。此外还有经考试选拔的,或因父辈在朝任职而得以入学的等。学生的年龄跨度很大,既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五六十岁的老人,可见在当时人们就意识到学习是与年龄无关的,只要有好学之心,***都可得到学习的机会。

中国大学初名国民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是孙中山等人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而创办。该校于1913年4月13日正式开学,1949年停办,历时36年。

史大学,史大学最后结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孙中山先生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于1912年仿日本早稻田大学北京创办中国大学,宋教仁、黄兴为第一、二任校长,中山先生自任校董。

不选历史大学可以学历史吗?

1.可以去学历史

2.大学里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到历史,第一必修的中国近代史如毛概,***,带你学习中国近代史,还有一些选修课如军事思想史,带你了解军事历史。第二大学课程很自由,可以去蹭历史系的课,这对历史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第三大学里有图书馆,图书管理的历史书很多,可以供大家免费阅读。

史大学,史大学最后结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女儿被中山大学历史学录取,以后就业前景怎么样?

历史就业堪忧,做学问很难,读研后当大学老师无望,当中小学老师心有不甘,考公面临激烈竞争,纯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连欧美都大力缩减人文学科,一入历史门,徒生无力感!!

历史系是中山大学的学术标杆,老师的水平是全校最高。你要认真学,人的综合水平会提升一大截,什么工作找不到?都考到中大了,还没进学校就问就业好不好,这胸怀你去读个技校算了,别玷污中大

历史学专业对口就业率相当之低,但是,这可不代表学历史就没有出路!历史学能带给你的,也许是由内而外的气质提升,别把他当成是博取功名利禄的捷径。

接下来,缪老师来聊聊历史学专业,说说学习历史能够带给你什么。

史大学,史大学最后结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名程里面带着历史俩字,历史学研究的可不仅仅是什么年代发生了什么事。凡是已经逝去的哪些人、事、典籍、器物、历法、制度,都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内

他的细分领域有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军事史、外交史等等,现代的历史学,研究领域越来与多样化,各个领域之间的交叉关联也越来越多。

大学的历史学,跟中学的历史学完全不同。很多孩子在中学,靠着死记硬背就能拿高分,到了大学还等着老师给填鸭教学,这可行不通。在大学学习历史专业,你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质疑,善于提问

讲到这儿,缪老师说句大实话,历史学这个领域,西方国家的重视程度更高,西方国家的顶级大学,都拿自己优秀的历史学系当成学校的门面

咱先说说学历史,对口就业的方向有什么?

文化馆、博物馆算是比较对口的就业方向了,你可以进行历史研究。在这些单位的工作不会太忙,也很难太富有,有可能学以致用。

如果想做个历史老师,那最好选择师范院校的师范历史,今后就业加入教师队伍,会更加顺利。

谢邀。历史专业是文科传统专业。除了少数热门专业,如经济,金融,和其它专业比较,谈不上好坏。

况且,热门专业这概念也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就业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在不同时期,任何热门都会有冷热之分,今天热门,明天未必热,今天冷门,以后未必冷。

中大,文科,这两条已经足以囊括以后就业的优势,其它都是扯淡!

如果想换专业继续深造,中大的牌子已具足够优势,只需考研时啃下那几本专业书。

总之,上了名校,要有足够自信和自豪,要不然,对不起名校这块牌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gyjmr.com/post/3967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